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特立尼达 >> 旅游景点 >> 正文 >> 正文

原驻印度大使告诉你一个他认识的印度上

来源:特立尼达 时间:2021/4/25
儿童白癜风发病原因 http://m.39.net/pf/a_4779870.html
全文共字

阅读需20分钟龙象共舞:这才是真实的印度

来源:江城一只狙

作者简介:袁南生,小学没有毕业考上北大,是北京大学培养的第一位博士大使。原外交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在3家企业先后工作过17年,在4所大学先后工作过15年,曾任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公使衔参赞(第二把手)、中国驻印度孟买总领事、中国驻津巴布韦共和国大使、中国驻苏里南共和国大使、中国驻美国旧金山大使衔总领事。年任外交学院党委书记兼常务副院长、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理事,教授。提问:中印边界领土争端可以通过和平谈判彻底解决吗?袁南生:我想,这个问题应该这么来看:第一,从长久来看肯定是只有通过和平谈判才会解决。第二,现在可以吗?No,现在不行。任何一个国家,最终解决领土问题还是要通过谈判,但是我个人觉得现在印度莫迪政府遇到很大麻烦,遇到什么麻烦呢?第一,它的疫情,这么多人感染,他没法交代。第二,由于疫情,经济增速下去了,他怎么交代?他解决不好。他要连续执政,就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怎么解决这两个问题?没有办法,他就要甩锅给中国。怎么甩呢?很容易,在边界上面搞点小动作。所以我觉得,目前要谈判解决边界争端,这个时机没有成熟。谈判不成还是要常常打,谈比不谈要好,最终还是要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但是现在网上有一种舆论,什么舆论呢?说“中印必有一战”。我谈谈我的看法,我认为中印之间大仗打不起来。第一,国力在这里呢,我们是它的5倍多,这个仗怎么打?第二,还有一个人扯他后腿,就是巴基斯坦。我们一搞,巴基斯坦乘虚而入,其实它主力要防的还是巴基斯坦。所以我觉得大战肯定打不起来。但是万一要打的话,我有几句话要讲:不打比打好,和平比战争好,万一要打,打赢比打输好,因为打输了,谈判的筹码就少了。我们谈判的目的是要促进和平;打输了,和平反而更远了。打赢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和平,有利于中印双方之间的共同利益。但是整体来讲,不打比打要好。为什么呢?我们中印友好几千年了,上世纪六十年代打了一仗,我觉得现在打赢打输都不如不打。如果我们现在再打一仗,打赢了,这个心结要花多大的劲才能解开?所以我觉得最好是龙象共舞、合作双赢。上世纪六十年代那一场战争,我们是打赢了;那一场战争的时候有一个背景。有人担心中印之间发生战争,又讲到俄罗斯给印度卖了飞机、坦克,又参加军演,等等,有人可能认为俄罗斯人不地道。其实我们要说,俄罗斯一直以来就是站在印度那一方的。年中印战争的时候,它就是支持印度的,这也是我们和赫鲁晓夫闹翻的一个重要背景: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国家,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共产党领导,你苏联怎么支持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呢?这是一个重要背景——俄罗斯与印度是传统友谊。因为俄罗斯现在经济很糟糕,比印度疫情更加厉害,印度向俄罗斯买武器,有利于俄罗斯的经济。年代那一场战争,我们当时打过去以后,后来又主动退回来了。第一,是因为当时不退回来的话,后勤保障有问题。第二,我个人认为,也是我们要留有余地,给解决问题留有余地。龙象共舞:这才是真实的印度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印度问题。借这个机会,我想和大家探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先说说印度这个国家。第二,谈谈印度和中国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第三,谈一谈中印关系。一、印度这个国家我想讲这么几层意思,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一,印度是坚守文明和传统最典型的文明古国。第二,印度是对古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世界大国。第三,印度是外来文明留下最多最深刻印记的一个国家。第四,印度是移民在海外最成功的国家。第五,印度是被各个大国拉拢,处于战略机遇期当中上升的一个国家。先说第一点,印度是坚守文明和传统最典型的文明古国。世界有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当中,我觉得坚守文明和传统最典型的是印度。我们可以从五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1.印度是一个素食大国。这是讲吃的方面。素食是印度的传统,印度52%的人吃素,这其中又有20%左右的人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不仅严格吃素,而且连土地下面的东西也不吃——比如说土豆、萝卜,这些都不吃,因为吃这些也是“杀生”。在印度,素食作为它的传统文化,地位越高的人越吃素。因为多数人吃素,以至很多人家的狗都不叫——因为狗也吃素,而叫的狗都不是印度教家庭的,是基督教家庭和穆斯林家庭的。作为素食文化的体现,印度几千年来流行吃咖喱饭,全民吃饭是手抓饭。2.穿的方面,印度几千年来是纱丽大国。印度女性都穿纱丽,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叫法叫旁遮普服,这都是传统文化在现在的体现。3.印度是一个宗教大国,几乎没有人不信教。有印度教,这是印度最大的宗教;有伊斯兰教,是第二大宗教;有佛教;有锡克教——有的印度人脑袋上面盘着一个顶,我们以前把他们叫做“印度阿三”,就是锡克教徒;还有拜火教、基督教、犹太教。所以它是一个宗教大国。4.是种姓大国。印度讲种姓,不是所有印度人都讲种姓,只有印度教徒讲种姓。信印度教的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这是第一等,是宗教人士、僧人;刹帝利,是武士、军人;吠舍,是做生意的;首陀罗,就是侍女。这是有种姓的。还有一些印度人虽然是印度教徒,但是在种姓之外,是贱民,就是不可接触者。有种姓的和贱民是什么区别呢?有种姓的可以轮回,还有来生;贱民就没有(来生),不可接触,大家认为他们的灵魂很肮脏,和他们在一起会被污染。

泰姬陵

大家要注意,种姓制度早已经被废除了——印度开国的时候就废除了种姓制度。印度前总统纳拉亚南就是贱民;我在印度工作的时候,印度的铁道部长也是一个贱民。种姓制度虽然被废除了,但是影响还存在。贱民和有种姓的人区别是什么呢?贱民杀生,所以印度人认为杀生的人就是肮脏的;高种姓、地位越高的人,终生吃萝卜白菜,贱民吃鸡鸭鱼肉。5.印度是慈善大国,有慈善文化,因为印度讲究普渡众生。不像中国,在印度,人死了之后,就烧成灰,扔到河里去了,所以没有大的墓葬。印度考古,地下没什么东西,不像我们老是挖什么墓;印度人很讲究功德,所以挖出来的都是功德碑,上面记述的是做了什么好事。现在印度的很多庙宇,都是施舍粥。印度大的企业有一种制度,每一年要固定地把一定比例的利润自动转化为慈善基金,这是一种机制。第二,印度是对古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世界大国。自古以来有三个国家对中国的影响最大:首先是印度,然后是俄罗斯(苏联),现在是美国。十九世纪以前,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国家是印度,印度对中国的影响有几千年;印度的佛教、哲学、农业、音乐、舞蹈、雕塑、医药,等等,给中国带来很大影响。汉唐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也是印度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朝代。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留学高潮与海归高潮,第一次是从汉代开始,一直到唐朝,延续了六百年。第一次留学海归潮,到哪里去呢?到印度去。第二次留学与海归潮发生在什么时候?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到哪里留学?日本。现在是第三次留学海归潮,是到英美。我们中国人第一次的留学与海归潮,走出国门到印度留学,最典型的是两个人:一个是东晋的法显,一个是唐朝的玄奘(唐僧)。法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学生,第一个海归,他公元年出去留学,离现在年,他留学的时候多大年纪了?65岁。回来的时候80岁了。一百年前,俄罗斯对中国的影响最大,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等等,都同俄罗斯分不开。现在美国对我们的影响最大。第三,印度是外来文明留下深刻印记的国家。在中亚的雅利安人有一些一直西迁,占领了现在的德国;有一些一直南下,占领了印度。占领印度的这些雅利安人给印度带来了婆罗门教与种姓制度。古典印度语就是梵文,梵文也是古典德语。这就是为什么把印度、欧洲的语言叫印欧语系。季羡林以前没到印度,他就是在德国留学的,成了印度专家。蒙古人后来又占领了印度,建立了莫卧儿王朝——我们现在翻译成“MughalDynasty”;那时候蒙古信伊斯兰教,所以把伊斯兰教带到了印度。后来英国人占领印度,带去了基督教,使印度成为最大的英语国家、最大的民主国家。所以印度是外来印记最多最深刻的国家。第四,印度是移民在海外最成功的国家。印度人跟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老讲叶落归根,印度人是随遇而安——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他的祖国。我在苏里南当大使时,苏里南36%的人是印度人,印度人是苏里南第一大族群,第二大族群是印尼人。其实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毛里求斯等国家,印度人都是当地的第一大族群。在南非、津巴布韦等很多国家,印度人在当地的影响都很大。在我工作过的这些地方,印度人赚钱不费力,中国人是费力不赚钱,为什么呢?印度人语言很好,受过高等教育,炒股票、开证券公司;是法官,制定游戏规则;当银行老板……所以钱来得快。中国人一般都是干苦力。现在在美国也是一样,美国许多大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我在美国当旧金山总领事馆总领事的时候,在美国收入最高的群体是印度裔美国人,是一个家庭16.5万美金/年;中国人第二,14.5万美元;白人8.5万美元;墨西哥人就是2.3万美金/年。所以印度是移民在海外最成功的国家。第五,印度是被各个大国拉拢的、处于战略机遇期当中上升的一个国家。你现在看看,美国在拉它,俄罗斯在拉它,欧盟在拉它,日本在拉它,我们搞“一带一路”也要借重印度。印度处在这个战略机遇期,它的经济蓬勃发展,年经济增速一般在7%以上,是世界上经济增速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且它有天时地利,什么意思呢?印度80%的石油都靠进口,而现在油价下跌这么多,从多美金一桶,80多美金一桶,下降到30多美元一桶。这给印度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现在印度经济总量超过了俄罗斯。油价的下跌跟美国页岩油技术的成熟有关系,这种技术把石油从石头里弄出来。美国年的时候原油日产量万桶,现在是万桶,一天多了万桶,现在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油气国。石油价格战的局面下,油价每下降一美元,俄罗斯一年损失20亿美元,你想想俄罗斯要损失多少钱。但是印度却喜上心头,当然中国也从石油价格下降当中得利不少。我们年平均每天进口万桶石油,进口的油占到消耗的油的55%,价格每下降一美元,中国每年少支出亿人民币。二、中印两国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相同之处有四个方面:第一,中印两国都是以文化特色立国的国家,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文化、中国文化在世界上都光辉灿烂。第二,中印两国在古代先后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根据世界经济史的表述,按照现在最著名的经济历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计算的结论,从公元元年到1年,长达1年的时间里,古代印度的GDP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所以古代印度的经济是光辉灿烂的。但是古代印度不等于现代印度。古代印度还包括巴基斯坦、克什米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阿富汗南部、尼泊尔,等等,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公元1年,就是中国明代的时候,中国超过印度,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从1年,到后来英国超过中国,我们也坐在老大的交椅上坐了几百年。第三,中印两国都是发展中国家。第四,中印两国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都是金砖四国之一。但是中印两国更多的地方是不同,至少有五个方面不同:第一,制度体制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印度是三权分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且从体制上来讲,印度是小政府、大社会。我在印度孟买当过总领事,孟买是马哈拉施特拉邦(简称“马邦”)的首府,马邦的邦政府就在一栋楼里面,那栋楼也不大,出了那栋楼就没有邦政府。一个省里的厅局,中国一个厅有多少人?我在的时候,马邦一个厅7个人。这是制度体制不同。第二,文化传统不同。我想这是一个很根本的区别。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文化是入世的文化,是世俗文化。这个文化不相信有来生,不看重因果报应,注重今生,今生今世要混出个人模人样来,所以是入世文化。历史学在中国几千年来都是显学,历史学很重要,中国人都喜欢青史留名;即使不能流芳百世,也得来一个遗臭万年,反正得有名。印度文化则相反,是出世的文化,也就是宗教文化。印度神学出奇发达。宗教注重来生的幸福,不是此生的幸福。所以,马克思的原话讲“印度没有历史”,印度的古代朝廷就没有司马迁,没有司马光,没有史官记载历史,他们不看重这个,他们看重来世。整体来讲,印度文化是苦感文化,认为人越受苦,离神越近,下辈子越幸福,所以甘地主义(印度的开国元勋甘地的思想)是苦感文化在现代的集大成者。中国文化是反的,是乐感文化,为什么呢?中国人不相信有来世,活一百岁也只有36多天,活一天少一天,活一天就要快乐一天,活一天就要“天生我材必有用”“莫使金樽空对月”。顺便讲一下,西方是罪感文化,认为人生来有罪,周末就要到教堂去赎罪。伊斯兰国家是圣感文化,为什么?它是一神教,阿拉唯一、阿拉神圣,不相信别的神,所以是圣感文化。日本是耻感文化,认为落后可耻、愚昧可耻、肮脏可耻、道歉可耻。非洲是悠感文化,优哉游哉,没有着急的事情,哪怕开追悼会,照样是笑声一片。我们可以回想,公元前时代,也就是两千多年前,人类的那些智者、圣者,那些思想家,他们都在思考人类命运的根本问题。欧洲的亚里士多德、阿基米德等这些人,他们思考什么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欧洲有自然科学的优良传统,到现在为止,欧洲自然科学都非常发达,是有传统的。印度人想什么呢?印度人在想人与神的关系,所以印度的神学特别发达。印度的古书都是神学、农学的,没有历史书。中国两千多年前的那些贤人智者,孔子、孟子、鬼谷子、老子、庄子、孙子,他们在想什么?他们考虑的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中国的人事方面的学问特别复杂。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中国人讲立场:中国人的思维里,首先是讲立场,“屁股坐正了没有?”“家丑不可外扬”。西方人讲是非,首先讲这个事情对不对。不对的话,特朗普的事你也可以照样骂他。印度人讲轮回。中印两国的特色文化就使中印两国几千年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补充。第三,风俗习惯不同。中印两国的风俗习惯太不一致了,中国嫁女儿的要收取彩礼;在印度是反的,女方家要给男方家提供很多嫁妆。印度人家里女儿多了,嫁女就会嫁穷了。中国男人是干重活,印度男人是哪一个活轻松他干哪一个活,印度女人干重活。印度男人在饭店里端盘子、做保姆、带小孩,干这些事情;印度女人修高速、修路、干重活,运东西,脑袋上顶着一个盆,运水、运沙子。中国是烟酒消费大国,印度烟酒不流行,印度人是买一根烟抽一根烟,躲起来抽,在没人的地方抽烟。印度理发男女分开,男人有男人的理发店,女人有女人的理发店。印度舞厅跳舞,男女结伴才能允许进去,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不让进去。英国在印度种鸦片卖到中国,鸦片在中国泛滥成灾,但是印度本身却没有鸦片之灾,印度吸毒的人少多了。最重要的一点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就是造反有理,农民起义不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在印度,几千年来,没有一个王朝是被农民起义推翻的;也就是说,印度很多人自己是有角色定位的,他/她是什么种姓,他/她就在自己的角色上,从来没有想过要坐天下,所以印度没有陈胜、吴广、朱元璋,更没有毛泽东,没有造反有理的人。第四,生活压力不一样。中印两国的生活压力不同,不同在什么方面呢?一是,印度是全民医疗免费。开国的时候就宣布了全民医疗免费,不仅本国人医疗免费,外国人到了印度,医院看病,也是免费的,因为它是普渡众生。我在印度孟买当总领事的时候,我的同事副总领事,就是我们总领馆的二把手,女儿四岁,关门的时候不小心,手指压在里面了,同事吓坏了,怕断了,跟司机讲:医院最近就跑到医院去。结果司医院去,又是拍片又是消毒又是开药,做了很多,多少钱呢?医院说你登记;登记完了以后,院方说:医院,不收费。从这方面看,医疗对印度人来讲不是一个压力。二是读书几乎免费。我在印度工作的时候,印度的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孟买大学——这些都是和北大、清华齐名的大学,甚至有的时候排在北大、清华前面——这么好的大学,大约两千块钱人民币的学费就可以吃饭、睡觉,什么钱都在里面。念一个高中、一个小学,相当于人民币几块钱就可以了。印度在教育上投入很大,大约整个GDP的百分之四点几来办教育;如果在共产党执政的喀拉拉邦,那里读小学、中学,一分钱都不要,全免。整个印度来说,读书几乎免费。三是印度娱乐,除了电影之外,其他的文艺演出都是不要钱的。我在孟买亲身经历过。看芭蕾舞、音乐演唱会等,只要是人演的戏都免费观看。谁买单呢?票上面印着塔塔集团买单,或者印度政府买单……就是发票,每个人领四张票,排队去领。印度人比较自觉,四张就是四张,不会哥哥排队领四张,弟弟又排队领四张,为什么?举头三尺有神明。对我们做总领事的,他们会来一封信,说什么时候演出什么节目,如果总领事需要看的,可以提供我们需要的票,但是票的张数不能超过四张。很多演出,包括维也纳交响乐团、莫斯科芭蕾舞团等的演出,我都是在孟买看的,都没有掏钱。另外,那边很多博物馆、世界文化遗产、展览馆等,也都是免费的。四是住房方面。印度租房方面,维护的是租客的利益,不是房主的利益,租客把这个房子租下来之后,哪怕交不起房租,印度法律规定房主不能把租客赶走;所以印度人出租房子,对租客一定要认证,怕租客住了以后不给钱——还真有不给钱的情况。乡下人进城,在一个地方连续待多少年,那个地方就是自己的了……有这些法律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比如说对于贱民,德里大学规定,有一定的名额,每年有百分之多少必须招贱民,具体比例我忘了。如果是残疾人,按这个邦有多少残疾人的比例,工会里面必须有相应比例的残疾人。我在孟买当总领事,我的领区还包括卡纳塔克邦,所以我就到卡纳塔克邦去开展对外交往,去拜会卡纳塔克邦的邦长、班加罗尔的市长等。我下飞机以后,发现很多人拿着花来迎接我,邦政府的礼宾官也来了,他也拿着他特定的欢迎的东西来迎接我——这个人是一个残疾人,他的腿有明显的毛病,走路一拐一拐的。我一看人家介绍,他是邦政府的礼宾馆。我当时思想也落后,跟不上形势,我说这个邦政府完全可以换一个别的人,作为形象大使,怎么来一个残疾人呢?他好像看出了我思想里的东西,他就跟我讲,他是考了两次才考上这个公务员,他说他们邦有7%的残疾人,他通过这个考试成了公务员。我听了以后,肃然起敬。第五,经济实力不同。这也是中印两国之间很大的区别,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们GDP是13.6万亿美元,约相当于美国GDP总量的百分之六十几的样子,美国现在是20万亿美元多一点,印度是第六大经济体,2.6万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的5倍多。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我个人的看法,印度比中国总体落后应该在20年左右。三、中印关系对中国和印度来讲,中印关系互为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对中国来讲,印度是我们对南亚外交的重点;对亚洲和世界来讲,中印关系是影响战略格局走向的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印两国在历史上友好了几千年,古代中国、古代印度一直是友好关系。我们在1年超过它,成为老大,它成为老二,还照样跟中国交好。最早发现印度的中国人是谁呢?根据我们历史书的记载,是张骞,张骞通西域,三次通西域,第一次就跟印度商人有交流,史书里就有记载。郑和七次下西洋都到了一个叫古里的地方,这就是印度的一个地方;七下西洋,每次都到印度,这很不容易。现在印度有一个地方还有张骞的碑,碑上刻的字是明成祖写的,所以在历史上来看,中印关系友好了几千年。在印度独立以后,中印关系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时期。印度独立,第一个向印度递交国书、第一个到达印度的大使是谁呢?是中国大使。当时中华民国大使蒋梦麟第一个到达印度,蒋大使过去以后,不仅第一个递交国书,是印度开国大典上唯一的二战战胜国的人,而且还参加了现在的印度国旗的设计。对于印度国旗的图案样式,蒋梦麟贡献的建议得到了采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是印度,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是苏联。毛泽东主席这一辈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北京只参加过一个外国使馆的活动。哪一个使馆呢?印度使馆。当时苏联是我们的“老大哥”,但毛主席也没有去过苏联使馆,他却到了印度使馆。年4月,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访问中国,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次接待外国首脑;在此之前,新中国开国以后有四年没有来过国家首脑,尼赫鲁是第一个来的。尼赫鲁访华,在北京期间,在北京饭店举行答谢宴会,请了八百名中国官员出席。宴会上摆了酒,什么酒?茅台酒。这是印度开国迄今七十多年来唯一一次在政府宴会上面饮酒,因为印度政府禁酒,但是他破例了,饮了酒。为什么饮茅台酒?他做了调研,知道周恩来总理喜欢喝茅台酒。中印两国在当时都刚刚开国,印度比我们还早一点,当时尼赫鲁总理在世界上也有很高的威望,因为他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他当时发起了亚非会议,在印尼万隆召开。由于印度尼赫鲁总理的合作、努力与配合,中国出席了万隆会议——这是新中国开国以后,周总理出席的第一个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以前由于美国封锁我们,周总理没有出席重要国际会议。总理在万隆会议上发表了求同存异的讲话,尼赫鲁讲,这是一个很好的演说,然后中印两国就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是对国际秩序的一个贡献。大家知道,中印友好了几千年,但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印之间发生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发生了,以后这成为中印两国历史上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这是几千年来中印两国间第一次这么大的战争,也是印度开国以来遭遇的一个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看到,印度对中国采取的仍然还是友好的姿态。比如说战争爆发之后不久,印度有一所大学叫“印度国际大学”,尼赫鲁到那里去发表演讲,尼赫鲁在演讲当中怎么说呢?他的原话是:如果你们认为中国作为一个国家或者它的数亿人民,是你们的敌人,那就不对了。这是他刚刚遭遇那么大的败仗之后,仍然这么讲。而且我们要特别注意到一点:即使印度打了败仗,即使中印两国当时在战场上相见,但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印度仍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在此之后,联合国每一个场合讨论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候,印度每次都是支持,这个立场是一直没有改变的,这是非常难得的。中印友好合作,对于把握好共同的发展机遇至关重要。习主席讲了这么一句话:中印用一个声音说话,全世界都会倾听。中印携手合作,全世界都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guojingmingm.com/lyjd/7191.html